新年伊始,不少食品登上抽检“黑榜”。昨日本报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获悉,其公布的2015年第二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显示,共抽检肉及肉制品样品2473批次,合格率为95%,55批次产品不合格;在被检测的食用油、油脂及制品中,21批次品牌产品被检出不合格,一线食用油品牌基本检查过关。
不合格食用油多为区域品牌
本次食药监总局抽检的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主要包括花生油、玉米油、其他食用植物油。抽检项目包括重金属、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等13个指标,共抽检602家企业的1329批次产品。
不合格产品品牌多为广西、四川等地的区域性非品牌,散装、桶装、瓶装规格皆有,不合格多集中在黄曲霉毒素B1、过氧化值以及溶剂残留量等问题上;而一线品牌基本显示产品过关,在合格名单中不乏鲁花、金龙鱼、中粮身影。
“雨润”4批次产品遭曝光
本次抽检的肉及肉制品抽检项目包括重金属、兽药残留、微生物指标及食品添加剂等共32个指标。55批次不合格产品名单中,4批次“雨润”牌产品被检出不合格,其中包括马鞍山雨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雨润香卤牛肉和美多萨拉米、江苏雨润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雨润红培根、甘肃雨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的雨润熏烤肠等。
“肉制品问题多扎堆在卤味、腌制、熏烧产品上,亚硝酸盐超标及山梨酸过多、大肠菌群不合格是常见问题。建议消费者应少吃此类腌制加工产品。”一位行业观察人士称。
馒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食用到的,近日关于馒头的谣言频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很多人依然在看到谣言时深信不详细>>
米饭是大家都比较喜欢食用的,尤其是我国南方以米为主,近段时间有消息称40元一斤的大米有保健的作用,真的假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详细>>
植物油、速冻米面制品,这些都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物品。是人们每日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南方人如果吃饭少了大米就感觉不香,这点我深有体会。但是那么我们该如何选择安全的大米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详细>>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关于鼓励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采集和应用政府食品安全数据的指导意见》。对食品安全开启保驾护航模式,叫外卖可以看到官方资质,给吃到肚子里的食物更好的保障。详细>>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豆制品是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食用到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大豆在我国近期的状况吧!中美详细>>
西安市长安区法院开庭审理一起涉嫌生产销售有害食品罪案件。与以往不同,担任此案审判长的是该院院长蔡青。在整个11月,全省法院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院长办案庭审微博视频直播活动”,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详细>>
10月11日,据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消息,为进一步加强食用油生产企业及生产小作坊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提高食用油质量安全水平,近期,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全省生产环节食用油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和抽检。详细>>
2015年5月—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白酒和花生油开展了国家专项监督抽检,花生油样品涉及主产区山东、广东等16个省(区、市)95家花生油生产企业,抽检样品202批次。详细>>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2015年2-3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152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5批次。详细>>